-
【沙河市招商】河北沙河:荒山蝶变现代农业产业园 生态农业开发助农增收
近年来,河北沙河将荒山开发治理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强化招商引资,系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荒山综合开发,推动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坡转变为集多元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生态修复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一、政策引领构建投资环境。为激活荒山开发潜力,沙河自2019年起相继出台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荒山治理的实施办法,明确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政策。2021年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立“一站式”项目服务机制,简化审批流程,为投资企业提供全程政策指导,有效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吸引多家农业企业及合作社参与荒山开发。 二、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沙河立足山区资源特点,推动农业产业向多业态融合升级。2022年,当地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普遍采用“种植+养殖+观光”复合模式,在发展苹果、核桃、板栗等特色果品种植的同时,推广林下养殖生态鸡、蜜蜂等产业,配套建设休闲采摘园、生态步道等设施。部分产业园还引入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开发果脯、蜂蜜制品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荒山开发过程中,沙河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植被恢复作为产业园建设的基础工程。2023年监测数据显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开发区域森林覆盖率较开发前平均提升约20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也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形成“生态促产业、产业护生态”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长效助农增收机制。为确保农民共享开发成果,沙河探索形成多种利益联结模式。2024年,当地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获得稳定租金收益,同时优先吸纳山区农民在产业园务工,从事种植管理、采摘加工、旅游服务等工作。部分合作社还采取“企业+农户”入股分红方式,让农民参与产业利润分配。据统计,参与荒山开发的农民年均增收显著,带动山区群众逐步实现稳定脱贫与持续致富。
2025-07-20
-
【沙河市招商】沙河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实现财政收入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沙河市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等举措,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8%,提前完成首季收入目标。玻璃、矿产等传统产业与新兴制造业协同发力,税收评估模型完善和行业清理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年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一、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夯实增收基础 沙河市以"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为契机,在春季集中开工博远冷轧不锈钢深加工二期、迎新集团退城搬迁等重大项目。冀中能源玻纤等产业项目加速推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格局。通过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双提升,直接拉动建筑安装、材料供应等相关行业税收增长。 二、新兴产业培育加速动能转换 沙河市重点布局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5大新兴产业体系,吉航飞机维修制造等17亿元级项目落地实施。在沙河经济开发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形成"链主企业+配套企业"生态。传统玻璃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升级,健康食品加工业产值较同期增长明显,新旧动能转换对税收贡献率持续提高。 三、综合治税机制深挖增收潜力 沙河市税务部门建立玻璃、矿产等行业税收评估模型,开展建筑房地产领域增值税专项清理。针对餐饮住宿、物流运输等征管薄弱环节,实施"以数治税"动态监控。通过跨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重点税源企业精准服务,同时加大零星税源征管力度,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四、营商环境优化增强发展后劲 沙河市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累计减免制造业小微企业税费超千万元。在沙河市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通办"覆盖率已达100%,市场主体新增数量同比提升,为后续财源培育提供持续动力。
2025-07-15
-
【沙河市招商】沙河:构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沙河市近年来将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聚焦精密不锈钢、汽车配件、铁路配件等重点领域,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助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一)战略引领,锚定产业发展方向。沙河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工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出台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以精密不锈钢、汽车零部件、铁路装备为核心的产业定位。当地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为集群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精准招商,强化项目支撑能力。沙河市聚焦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靶向招商引资,重点引进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项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吸引一批涵盖原材料供应、核心部件生产、整机装配的企业落户,推动产业从单一制造向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售后服务全链条延伸,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集群协同,释放规模发展效应。随着一批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的落地,沙河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企业间通过共享技术、人才、物流等资源,实现协同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集群内涌现出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在精密加工、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四)政策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沙河市出台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当地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网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提质增效,助推经济结构升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沙河市工业产值提升和就业岗位增加,推动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主导向先进制造业引领转变。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当地工业附加值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5-07-09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